中国国家安全部罕见发声:揭露并警告国外势力走私关键战略矿产
中国国家安全部最近公开表态,点名境外势力试图通过走私手段获取关键矿产资源,这事闹得挺大,牵扯到全球供应链的敏感神经。就在2025年9月27日,国家安全部通过社会化媒体发文,直指某些外国国家为了扩大稀有金属储备,不惜绕过中国,搞非法渠道获取锑这种战略材料。锑不是什么常见东西,但它在国防和科技领域作用巨大,中国掌握着全球一半以上的产量,这次发声直接把走私行为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,强调要严厉打击。
锑主要用来做合金,能让铅变得更硬更耐用,军工上用在穿甲弹和弹药外壳上,还涉及红外探测器、夜视仪这些高科技装备。民用方面,锑是阻燃剂的关键成分,电子科技类产品、塑料和纺织品不能离开它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锑生产国,产量占世界市场的48%左右,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尽管近年来产量有所下滑,但中国在精炼高纯度锑上控制力很强。这就导致全球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,一旦出口受限,其他几个国家就得急着找替代来源。
第一起是个家族式犯罪网络,境外有人提供资金,通过国内亲属联系生产商,用壳公司下订单,然后伪装货物转运到第三国,最终交给买家。第二起涉及一个走私团伙,他们藏匿高纯度锑锭,试图混在普通货物中出口。国家安全部说,这些行为不是简单经济犯罪,而是威胁国家资源安全的举动,因为锑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。境外势力通过这一种方式,实际上是在侵蚀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链条中的优势。
这不是孤立事件,而是中国近年来加强矿产管制的一部分。回溯时间线月,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,要求出口商申请许可。这两样东西是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,当时被视为对美国芯片限制的回应。接着,2024年8月15日,中国又宣布对锑及相关这类的产品出口设限,理由是国家安全。管制不是禁止出口,而是审核用途,确保不用于损害中国利益的活动。结果呢,一些境外实体就开始想歪招,勾结境内不法人员,翻新走私手法。
到了2025年5月9日,中国出口管制协调机制启动专项行动,针对镓、锗、锑、钨、中重稀土等战略矿产,打击走私出口。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,国家对这些矿产管制后,境外势力不断变换花样,试图逃避打击。为防止非法外流,这次行动联合多部门,强化海关检查和调查。
7月10日,商务部又回应新闻媒体报道,指出锑和镓等矿产正通过第三国转运到美国。路透社调查显示,自中国禁止直接对美出口锑以来,大量锑从泰国和墨西哥等国转入美国。何咏前强调,管制符合国际惯例,因为这些矿产有军用潜力。中国已采取一定的措施堵塞漏洞,同时保证合法民用出口不受影响。
紧接着,7月18日,国家安全部发文,指责外国间谍机构试图“窃取”稀土资源,承诺打击针对关键矿产领域的渗透和间谍活动。文章提到有的国家通过伪造标签、虚假申报和转运货物绕过管制。这和锑走私模式类似,显示问题已扩展到整个稀有金属领域。7月19日,商务部召开会议,重申对战略矿产走私零容忍,通过专项执法重拳出击。
这些行动背后,是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现实。中国作为资源大国,把矿产优势转为战略工具,而西方国家则担心供应链脆弱。美国的《通胀削减法案》补贴本土矿产开发,国防部把锑列为战略材料,投资国内外项目减少对华依赖。2025年2月,美国国务院举办C5+1关键矿产对话,联合中亚国家如塔吉克斯坦开发锑资源,因为塔吉克斯坦是全球第二大锑产国。
欧盟也行动起来,推出《关键原材料法案》,目标到2030年降低对单一国家依赖,在开采、加工和回收环节设具体指标。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和英国加入美国牵头的“矿产安全伙伴关系”,共同投资“可靠”来源项目。但这些努力面临难题:建新供应链需要巨额资金和时间,环保法规、劳工标准和技术门槛高。中国几十年积累的全产业链优势,不是短期能复制的。
价格方面,管制后锑市波动大。2024年7月,每吨锑平均价2.2万美元,到2025年4月已超5万美元。走私增加市场不确定性,但中国打击行动让非法渠道收紧。国家安全部9月27日的警告,就是对内部犯罪震慑,也对外界表态:全球关键矿产自由贸易时代结束,取而代之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的博弈。
中国维护主权,保障国防需求,同时推动本土产业升级。西方加速多元化,但短期仍依赖中国供应。专家分析,北京此举释放报复信号,尤其在芯片战背景下。华尔街日报5月9日报道,中国打击走私消息发布,正好在中美元首经贸谈判前一天,或影响谈判氛围。
公众参与也很关键,国家安全部呼吁举报可疑行为,因为走私往往靠内部勾结。2025年7月,一些案件就是通过举报线索破获。整体上,中国出口管制不是封闭,而是规范,确保资源不被滥用。国际社会解读分歧大,有人视作贸易壁垒,有人认可为正当防卫。
长远来说这会重塑全球供应链。美国加大本土开采,但锑矿资源有限,需从海外进口。塔吉克斯坦产量虽高,但基础设施弱,需投资开发。中国产量下降部分因环保限产,但精炼能力强,仍主导市场。走私规模据估算达数千吨,影响国防供应链稳定。中国手里有王牌,不想被别人白拿走。境外势力想绕道,但中国堵得紧。未来,科技和军工谁占上风,矿产控制是关键一环。大家得理性看,别光听一面之词,多了解背景才能懂深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上一篇: 钨价狂飙:产业链上演“三国杀” 下一篇: 含泪哆嗦跪趴被cao哭高 - 含泪哆嗦跪趴被cao哭高下载手机版V915